病患的H5N1测序结果表明存在PB2 E627K突变,详情请见相关链接。
EPI ISL 19027114|A/Texs/27/2024
EPI ISL 19014384|A/dairy cattle/Texas/24-008749-001-original/2024
EPI ISL 19014386|A/dairy cattle/Texas/24-008749-003-original/2024
EPI ISL 19014388|A/dairy cattle/Texas/24-008749-004-original/2024
EPI ISL 19014390|A/dairy cattle/Texas/24-008749-005-original/2024
EPI ISL 19014392|A/dairy cattle/Texas/24-008749-006-original/2024
EPI ISL 19014394|A/dairy cattle/Texas/24-008749-007-original/2024
鉴于序列已公开,研究人员应自行进行突变及进化树分析,并密切追踪后续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果有),而不应仅仅参考美国CDC的相关分析并套用其结论。进行风险评估时也应为潜在的未知风险预留充分的政策空间并从各渠道(包括非官方声明)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及事态发展。从现有基因序列分析,很难判断德克萨斯州奶牛场工人感染高致病力H5N1禽流感病毒是单次还是多次溢出的结果。而现有公布序列是否在时间及空间分布上具有代表性,也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简而言之,在通过增加监测采样获取足够数据前,任何技术分析都很难提供全面准确的形势判定。虽然奶牛场工人及奶牛可能是是由于高病毒浓度牛奶在自动化挤奶过程中的接触传播造成感染,但如果一旦发现疫情溢出至肉牛及其它哺乳动物,则接触传播的理论将马上让位于空气传播或其它方式,随之风险评估也需相应更新。如确实溢出至肉牛或其它哺乳动物,由于美国独特的农场饲养方式,采样,监测,乃至是否能有效地对病畜进行隔离销毁,都将困难重重。现阶段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公开信息,加大监测力度,尽快有效控制H5N1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种群中的传播,并阻止疫情溢出至规模化养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