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印本]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传播给了喂食实验感染奶牛未经巴氏消毒牛奶的小牛

美国农业部(USDA)国家兽医服务实验室(NVSL)于2024年3月25日在德克萨斯州的一头奶牛中确认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H5N1分支2.3.4.4b基因型B3.13,这是对多州牛奶生产损失调查的回应。从接种了疫苗的乳腺区排出的牛奶中病毒的数量和持续时间表明,牛奶是奶牛群内部和奶牛群之间传播病毒的主要来源。巴氏杀菌已被证明可以灭活牛奶中的病毒,然而,食用受影响奶牛生奶的家猫却感染了致命的系统性流感。对受影响奶牛群的调查表明,在出现临床症状和诊断确认感染之前,牛奶样本中存在病毒RNA长达2周。在此期间,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可能会对小牛构成风险。在这里,我们试图确定H5N1基因型B3.13毒株是否可以传播给喂食病毒阳性泌乳奶牛未经巴氏消毒牛奶的小牛。五头约7至11周大的荷斯坦小牛每天两次通过水桶喂食0.95升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从两头泌乳的荷斯坦奶牛身上收集牛奶,通过乳房内途径接种,喂给四头小牛四天。将两头未接种疫苗的奶牛的牛奶喂给一头阴性对照小牛四天。四天后,所有五头小牛都喂了未接种疫苗的奶牛的牛奶。喂食感染牛奶的小牛表现出临床症状,包括流涕、轻度发热、轻度嗜睡、大便松散和呼吸困难略有增加,持续5-6天。临床疾病的症状较轻,在有其他环境或健康压力的现场条件下可能无法识别。从2到4 DPI,在所有四头小牛的鼻拭子中一致检测到病毒RNA,在小牛过渡到喂食未接种奶牛的牛奶后,一致的检测持续存在。通过鼻拭子中检测到的病毒RNA、肺部病变、淋巴结和咽扁桃体中的抗原和病毒RNA检测以及血清转化证实了感染。鼻拭子的Ct值与小牛嗜睡显着相关(-0.55)。随着Ct值的下降和病毒载量的增加,小牛变得更加嗜睡。从H5N1阳性奶牛群或疑似奶牛的人类食物供应中转移的牛奶,未经巴氏消毒不得喂给小牛。如本文所述,确定传播途径是为后续干预和疫苗接种策略研究提供信息的重要第一步。